江蘇|陳君佑         1       傅老頭在同齡人中學業優秀,原本可滿懷信心考入高校的,卻因那場“文革”浩劫,他的大學夢隨之破碎,只得回家“修地球”。   后來,大學門倒是開了,但需三級推薦,名額又鳳毛麟角。“朝中無人莫做官”,“龍生龍,鳳生鳳,老鼠的后代只能住地洞”,傅某人祖祖輩輩種田,這上大學、參軍的好事能攤上他?   如此,傅老頭雖然一肚子學問,又胸懷宏志,卻一直無法跳出“農門”,過著日升而出、日落而歇的單調日子。   再后來,政策有些松動,不甘寂寞的他為改變命運,搞過小規模養雞,但不幸發生雞瘟,偷雞不著蝕了米;他想買輛三輪車跑運輸,可信用社怕他還不上,不給貸款,運輸夢又成泡影;他想進鄉鎮企業發揮一技之長,但苦于沒后臺,一直夢難圓。   屢遭挫折后的傅老頭從此自暴自棄,暮氣沉沉;因為家里窮,傅老頭過而立之年也沒娶上婆娘,這更令他渾渾噩噩,破罐子破摔,過著“今天有酒今天醉,不知明天是何時”的“魔鬼日子”。   你聽孩子們唱的:“傅老頭,缸壇凈,老鼠不愿進他門;傅老頭,懶漢人,燒餅套頸懶得啃;傅老頭,想翻身,鐵樹開花日西升;傅老頭,沒人疼,一生一世當光棍。”   吃不飽、餓不死;干這不行,干那不通,失去奔頭的傅老頭忽萌生起徐霞客式周游世界,以乞為生的想法。反正自己是“一人吃飽,全家不餓”,干乞討,無拘無束,優哉游哉,一不偷二不搶三不犯法,總可以吧?   有此想法,傅老頭便付之于行,讓村支書打了個證明,開始周游列鄉,四海為家,以低三下四的人格,虔誠謙恭的態度,甜言蜜語的表述,力圖贏得人們的同情,謀得一點點施舍,分得一小碗剩飯。       豈料,社會這也容不了他,回報他的非但饑腸難填,還有源源不絕的白眼、嘲弄、譏諷。每每此刻,他趕緊拿出“護身符”——蓋有村里紅印的乞討證明作解釋,以證實自己的無奈,洗刷自己的不白,可人們橫豎嗤之以鼻:這年代金牌都可偽造,弄張乞討假證明還不易如反掌,時下有幾張證明真的?四肢齊全的,不好生勤勞致富,卻干著這營生!   無路可走,在外飄蕩幾年后,傅老頭又回到村里,可不想當年的泥磚房業已塌陷,村里也沒給他留下一分承包地。村里人以為他早“凋謝”了,年輕人對他根本沒啥印象,沒曾想到他竟突然“起死回生”,令村里一時束手無策。   村支書先是趕緊為他臨時搭建棲身的草棚子,安排他吃“百家飯”,而后出面幫他聯系廠子,指望讓他當個門衛差事什么的,以解決他的“第一需要”。然而老板們一聽他的名字和經歷,無不擔心監守自盜,一口回絕。    “百家飯”不好吃,盡看人家臉色,傅老頭生存難以為繼,就改行操起新“職業”:小偷小摸。于是,今天這家少了一個蛋、一袋米,后天那家又少了一只雞、一桶油……   偷盜成性,屢教不改,傅老頭搞得村里雞犬不寧,令東鄰西舍很是厭惡,村干部極其頭疼,見他就像遇著瘟疫。長此以往,如何得了?終于一天,村里做好材料,村民聯名蓋上手印,隆重地把傅老頭給“送”進了派出所。       2       傅老頭感到很是委屈:“飽漢不知餓漢饑,不就是一個蛋、一只雞的雞毛蒜皮嗎?都是鄉里鄉親的,多大的事兒,用得著把我送進來?”   在派出所,警察訊問:“說說你一個體格健全的,為什么放著正事不做,卻要干那種偷雞摸狗的小人之事?”   傅老頭并不怯場,振振有詞:“你這就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啰!田雞要命蛇要飽,你想想,你們個個都有活干、有飯吃、有妻室,還有存款,我呢?糧無一粒,地沒一寸,房無一間……純無產階級一個,吃了上頓愁下頓。將心比心,換位思考,當一個人連最后生存的底線都被抹掉了,你說他不偷還能干嘛?”   警察一時語塞,隨即呵斥道:“這就是你去偷的理由?你不覺得這荒唐不堪嗎?”       “荒唐?!我咋不覺得啊?我原本可以上大學,但這扇門對我關了;我想跑運輸,可貸不到款;我想進廠子,可人家要的是干部子女……這不是我不想做事、做人,而是人家不要我做事、做人,我也無法做人。我就像蹲坑,已經很努力了,但結果總是個屁。”   “你這是強盜邏輯!不缺胳膊不少腿的,為什么人家能靠雙手養活自己,而你不能?”   “存在的就是合理的。全世界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,但人類為什么總本末倒置,提倡戒煙而允許產煙呢?這么說吧,養活自我的方式有多種多樣,我單薄瘦小,不是干農活的料,我是讀書人。”   這個世界,有許多問題是經不住問的,也是不好問的,一問就問出了亂子。警察辯不過他,就不再審問,干脆三下五去二地將材料做足做全,把他交給法院了事。最后,法院根據群眾的強烈要求,勉強給他上限判了一年半。     3   監獄,是個人人懼怕去的地方。傅老頭感到自己很冤枉,一萬個不情愿,但龍擱淺灘,虎落平川,沒法子,自認倒霉。   開始,傅老頭情緒低落,很不服管。但不久,他意外發現“新大陸”:這里根本就不是地獄,而是他的“天堂”,自己居然再也不用為吃飯問題犯愁了,甚而不禁“喜上眉梢”。      監獄里一日三餐,像機關、部隊按時吃飯,不僅主食天天有米飯、饅頭吃,中餐菜肴還隔三差五地搭配著紅燒肉、馬鮫魚等葷菜。   這是他多年來第一次吃到肉,他把肉小心翼翼地放在嘴里反復咀嚼,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著,發出“吧唧吧唧”的聲響,生怕肉片一溜煙滑下喉嚨,沒了滋味。這讓獄友們看了很是笑話。   “就差抽不上煙,喝不上酒,否則這日子就更完美了。”傅老頭津津樂道,美美地想。   在監獄,不僅“飯來張口”,還“衣來伸手”。監獄發他夏服、春秋、冬裝各兩件,鞋子兩雙,一張鋪、一床被,夏天還發有席子;熱水瓶、水桶、杯子一應俱全。   傅老頭摸著光溜的墻面,看著碧滑的地磚、雪白的天平,心滿意足,“真是神仙過的日子,只愁太陽落山得太快呢。”他甚至后悔來晚了。如此無憂無慮,“牢”有所養,僅半年光景,老傅頭就胖了10斤。       傅老頭是監獄里的文化人,獄警很少安排他體力活,一般只讓他負責抄抄寫寫,組織犯人學習。這監獄對傅老頭來說就像療養院,他活得有滋有味,很有規律,早晨6點30分起床,洗漱、整理內務,把被子疊成豆腐塊。   吃過早餐,別人出工后,他便在監舍干“機關活兒”。監獄里有花園、籃球場,放風時可以隨便溜達,何況獄警對他這種輕型犯管得較松,“只要不出高墻電網的大院子就行。”老傅活得愜意、自在、悠然得很。    傅老頭儼然像個療養院的老干部,每天都看新聞聯播,閑來無事就看書看報,練練字,有時還跟獄警下下棋。他在監獄做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次體檢,和以前生病硬扛著不同,生病了,有人來看望,有醫生巡診,病重還有專人來照顧。   前列腺炎發作,獄醫治不了,就由兩個獄警陪著去社會醫院診治,風光極了。“他們扶我上車,從不跟我呵斥,比農村兒孫滿堂的老人都福氣!”   傅老頭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,可好日子還沒過長,他就接到了刑滿釋放的通知。聽到這個“喜訊”,他滿臉的不高興,懇切地對管教干部說:“我不想出去,你們再向上頭反映反映。”世上竟有這等想把牢底坐穿的人!弄得監獄一頭霧水。   但這由不了他做主。   “這明顯是監獄有意在甩包袱嘛。”傅老頭堅辭不受,賴著不走。   監獄拿他沒法治,一個電話召來村干部接監。支書做他思想工作:“別犯傻啦,快走吧。你吃了睡,睡了吃,除了吃飯還有看病,監獄是你爺,愿兜受你?”   減刑要寫悔過書,傅老頭橫豎不寫,還嘴硬:“我敢作敢當,沒啥后悔的!”   支書也拿他沒法子,只好為他代寫了悔過書。“他犯法,我寫悔過書,我當他孫子呢。天下有這理?”支書憤憤然。       4       聽說“還鄉團”回來了,村里人個個提心吊膽,惶惶不可終日。更為難的要數村干部,在傅老頭如愿度過一年半“牢”有所養的美好時光后,他的養老問題再次擺上村委會的議事日程,成了村干部的心病。   村委會是“五保老人”供養的第一責任人,傅老頭雖然夠不上“五保”條件,但他不會種田、不會操持家務,必須把他當“五保老人”來供養。村干部忙著為他重新修繕房子,添置生活用品,挨家挨戶地去籌集口糧,并派義工輪流照看檢查他的日常生活。   一時半載還好對付,在日益“空心化”的農村,時間一長,這供養經費便捉襟見肘,成了難題。沒法子,村干部三番五次地跑鎮政府、找縣民政局,為這個額外的“五保老人”爭取保障。經多次報告申請,最終得以由縣民政局每月定補300元“包養”。   真是“懶人有懶福,爛泥菩薩住瓦屋。”村民們看在眼里,心里很是失衡。   可傅老頭并不領情:“又不是我要回來的,我原本在那里待得好好的嘛。你們要真的看著我煩,就幫幫忙,找上頭去說說,讓我早點回‘局’里去。”   哎哎,真拿傅老頭沒法治。   傅老頭很快又感到這養老生活跟“局”里存在很大落差。每月300元,平均下來一天也就10元,根本就是杯水車薪!“米都2元多一斤,肉十七八元一斤……10元一天,喝西北風啊?”   他原本偶爾還能抽包低價煙,如此一來等于徹底斷了他的自配資金來源;還有房屋簡陋,墻面露磚,場地塌陷,墻角處一只大肚子蜘蛛正專心地織著網,繁衍著后代……在他看來,這日子根本就不比監獄強,每每想到傷心處,昏黃渾濁的眼里就不禁流下兩滴老淚,越發留戀監獄那段“幸福時光”。   無事就易生非。傅老頭不管自己多么猥瑣,卻都要去影響教導別人。他成了村里的“問題專家”,這也不稱心,那也看不慣,動不動就提意見,甚至煽動群眾對抗。   “都已把你當爹伺候了,你還要咋地?”村干部頭疼至極,見了他就像心里吞了只蒼蠅。但傅老頭壓根沒一點感恩之心,對一個本來就為養老而進監獄的人,一旦離開“養生之地”就意味著“最后一條生路”也給堵了,又何來感激、廉恥之心?       5       日子難過,窮則思變。傅老頭手腳不靈,腦子管用,點子不少。   一次,他看到一則電視新聞:一個窮人為了治病,主動犯罪入獄,進監后不僅“牢”有所養,還實現了“牢”有所醫。這條新聞再次點撥了傅老頭,讓他豁然開朗,他決定“這次要搞點大動作”,通過搶劫犯罪來改變自己的命運。   經過縝密思考,他確立一個搶劫“原則”:不搶鄉里鄉親,不結這個近仇。   某天,傅老頭不辭而別,悄悄背井離鄉,過起現代派的流竄生活。一路上,有錢就買票,沒錢便逃票;到了一地,有錢就下館子,沒錢就再偷再搶。這幾乎成了他全部的生活和職業。    下面便是傅老頭出獄后,不厭其煩給村里人講述的搶劫經過實錄——   “車站廣場,人流熙攘。我身無分文,餓得腦子一陣陣暈厥,腸子一陣陣痙攣。我擦了把虛汗,決定開始‘動手’”。   “售票處,買票的人排成長蛇陣,一個中年婦女手里舉著三張‘老人頭’,一步步向售票窗口挪。機會來了,我湊過去用力一抻,扯下100元。那女的驚恐地回過頭來,我趕緊掏出水果刀,威脅道:快喊搶劫!”   “是威逼她不要喊,喊就捅死她吧?”有人訂正道。   “不懂不要瞎插話!是讓她喊,她不喊,我哪指望她把我帶進一日三餐、無憂無慮的監獄?”傅老頭解釋。   “刀有多長?”   “不長,就是一般的水果刀唄。”他用手比劃著長短。   聽者一陣哄笑。在村里,他算是個“見過世面”的人,有不少“粉絲”,閑時,人們便自覺地過來,或隨便找個地方坐著,或挨著墻壁、門檻站著,安靜地聽他講故事。這讓他很有成就感,過足了“頭領癮”。   “沒辦法的事,我也是迫不得已。”傅老頭淡淡的,他已習慣了這種場面,總是慢條斯理,處寵不驚,又像個說書老手,善于埋下包袱,很能控制場面。   “殺人還迫不得已?新鮮!”聽者莫名驚詫。    “那女的喊了嗎?”人們聚精會神,眼神越發光亮。   “她一看是個瘦小枯干、臟兮兮的老頭站在身后,手里攥著缺了一個角的百元鈔票,以為我是個精神病患者呢,嘟囔了一句‘神經病’!竟轉身繼續排她的隊。我當時那個氣啊,想她怎么就不喊啊?一喊,警察一來,不就成全我了嘛?”       “傅老頭,你還光榮啊?!”每遇他炫耀這些“輝煌史”時,村干部都要阻止他,不讓他講。他才不管,依舊樂此不疲,唾沫四濺。   “我就不信不成,繼續尋找目標。在廣場西側,一個‘雙肩包’目標出現了。‘把包給我!’我跟在她身后連喊了幾聲,對方居然愛睬不理的。我沒法,只得小跑幾步沖到跟前,拉扯她的背包。爭搶了一陣,我終因體力不支漸漸落了下風。哎嘿!畢竟年齡不饒人,連一個小女子都對付不了啦!”   人們又是一陣哄笑。   “我再次掏出水果刀,讓‘雙肩包’喊‘搶劫’。這個女孩倒   是聽話,果然喊來了警察。”   “你如愿以償地進了‘局子’?”   “算你聰明。公安將我‘推薦’給了檢察院,檢察院又把我送上了法院。審判庭上,我一點都不緊張、不含糊,不但沒避重就輕,反添油加醋地盡量把罪行說得重些。我心里只有一個期盼——判得越重越好!”   “法庭調查結束,法官讓我作最后陳述。我說‘敬愛的法官先生,你再好好審審,不要判得太輕啊。’說實話,我的想法只有一個,進了監獄,就不必再為吃飯問題而四處勞頓了。”   “我的陳述引起法庭一片哄笑。見多識廣的法官大概也第一次看到像我這樣的被告。庭長硬是屏住笑,說這是法庭,請你嚴肅點。我說我是認真的,一點也沒開玩笑的意思。”   “最后,我因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,另加罰金1萬元。我對此一無怨言,別說1萬,就是6萬、60萬,哪怕600萬,我同樣照認,數額再大的罰金對我來說都是張白條。嘿嘿,我有錢還用得著想坐牢?法官都快管我叫‘老娘舅’了。”   每每搶劫得逞后,傅老頭都如愿以償進了監獄,吃上“皇糧”;而每次重獲新生后,又積極尋找、創造再“進宮”的機會。       6       監獄,對傅老頭來說一切都那么地輕車熟路,熟悉得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。   “我與眾不同,我可是自己爭取來的!”在監獄,在獄警、獄友面前,傅老頭一副神圣不可怠慢的老資格作派。   在監獄,傅老頭結識了一個獄友,還是老鄉,由于這層關系,兩人走得較近,無話不談。獄友言談中流露出怨倦牢獄生活,想早些跳出樊籠的想法。家鄉,是一個令傅老頭十分冷漠而又厭惡的名詞,他睜大眼珠,很是不解:“這里有啥不好,回去咋個活法?”   獄友說,家里來人啦,還帶來了視頻,說家鄉變化大著呢,能早日回去,不僅不會受到歧視,還能自食其力;即使喪失勞力,也能享受“低保”。傅老頭沒有“家人”,自然分享不到這個“福利”,他只是聽在耳里,將信將疑。   傅老頭在監獄里一如既往地保持著“自重自愛”的“尊嚴”,堅持看新聞聯播、看報紙,了解國家大事。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,聯想起老鄉獄友的話,他對外面的世界開始越發關心,對國家脫貧攻堅的政策和“業興、家富、人和、村美”的發展藍圖,尤其關注,漸生憧憬。   那天,傅老頭從報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:自7月1日起,全省低保平均標準提高到771元/人月,比上年同期增長6.3%,平均低保標準占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%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35%……這讓傅老頭第一次感到熱血奔涌,心潮澎湃。   那天,傅老頭終于鼓起勇氣,鄭重其事地向獄警提出申請:“我要求減刑,提前出獄。”   這一破天荒舉動,讓獄警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,睜大眼睛審視著他:“你不是發燒吧?你不是想把牢底坐穿的嗎?”   “不了!我改變主意了。”   “?”       “外面的世界變得很快,很精彩!”這時,傅老頭心里其實已有了自己的“小算盤”,不再滿足現狀,他要“走出去”,渴望更美好的生活。   “想透了?不反悔?”   “不反悔!”   主意打定,傅老頭像變了個人樣,在監獄里表現得異常積極主動。半年后,監獄根據他的表現,決定給他減刑提前釋放。   由于傅老頭是“入獄養老”的特殊對象,村里對他高看一眼,特地前往“接監”,這讓他有種“非同凡響、榮回故里”的莫名清高。   村里已完全今非昔比,山清水秀,環境優美,空氣新鮮。村綜合服務中心、活動中心、養老公寓、廠房……一排排樓宇聳立眼前,令傅老頭眼花繚亂,目不暇接,感到既親切又陌生。   在村養老公寓享了一陣清福后,傅老頭不甘寂寞,又有了新的念想,主動要求做些揀菜之類力所能及的活兒。“你一旁歇著吧,公寓也不缺你這個‘干癟茄子’。”管理員朝他沒頭一碰冷水。   傅老頭樂呵呵地并不計較,不讓揀菜,他就另辟蹊徑,寫“保護樹木”“保護小草”之類的小牌子,插在院里草坪上;編寫老年歌,組建老年合唱隊……“呵呵,這是我專業特長。我都吃了大半輩子閑飯,不能再吃下去了,我也是娘養的,不能背著‘懶蟲’的罵名進火葬場……”   人們開始對傅老頭刮目相看,問他何以像變了個人似的,他靦腆地說:“還不是‘壞制度可將好人變成壞人,好制度能將壞人變成好人’?”   傅老頭開始對生活充盈著信心和期盼。有消息靈通人士透露:他看上了比他小七八歲的“五保戶”徐媽媽;而徐媽媽也有“那個意思”。   +10我喜歡

二、突然的愛情   在校長和老師的支持和幫助下小婷開心的度過了豐富多彩的高一 。高二這年,小婷已經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,這時候突然班里轉來了一個大男孩。這個男生高高的帥帥的剪著干凈利索的發型,一來到班上就吸引了很多情竇初開的女生,小婷也不例外。他經常來問小婷問題,每次和他說話總有一種莫名的心跳,有的時候他一本正經的皺著眉頭卻不來問她問題,這讓小婷很是焦急,尋思著是自己講的不夠好么?可能這就是書上說的“朦朧中的心動,漠然的心塞,是突然來的感覺,是措手不及的情愛。”直到高二放寒假的前一天的晚自習上,遠遠的一個紙團飛了過來。小婷以為又是誰遇到了難題,打開紙團只見上面寫著:“葉小婷,我喜歡你,你會喜歡我么?”小婷抬起頭向紙團飛來的方向看去,一瞬間與帥氣的那個男生兩眼相對,良久小婷才反應過來,小臉一紅趴在了桌子上。此時的小婷心中想有只小兔子似的亂撞。小婷慌了神,拿起筆也不知道自己該干嘛。   整個寒假小婷都提不起精神,或許這就是同學們所說的相思吧,小婷期待著開學,或許是因為能見到他也或許是因為別的什么。寒假臨近末尾了,那個男生突然來他們村玩,也不和她說話,只是遠遠的看著她,她每次看見他都躲得的遠遠的,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,躲開了又想回頭看看。這是歷年來走的最慢的一個假期,小婷這樣想著。但終于還是回歸了校園。開學后小婷見到他總是有意無意的躲避著他的眼光。很快迎來了開學后的第一次考試,小婷破天荒的考了個全班第二名,很快有人傳出小婷談戀愛的消息,全班都像炸鍋了一樣。班主任更是用焦急的眼光看著她。小婷慌了,看著手中的試卷回想著考試時自己的狀態,尋找著考試失誤的原因。很快小婷被叫進辦公室,班主任說:“小婷,老師和校長聽說了一些關于你的事情。校長聽說了很生氣,覺的一定是謠言,因為校長和我都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。但是校長也希望我和你談談。接著班主任說了一大堆,小婷張開口卻不知道該說什么。班主任又說了一堆大道理,然后讓小婷好好考慮一下。恰逢過雙休,小婷回到家里想了很久,他覺得自己一定能夠想到辦法解決這個事情。   第二天,小婷早早的收拾好未來四個星期的衣物去了學校,在座位上等著,沒有糾結也沒有慌張,因為她決定等那個還不知道名字的男生來了好好談一談。小婷將自己最近的心情和對他的感覺毫無保留的告訴了他,他很開心,開心的像個小孩一樣。小婷轉而說;“但是我決定將這個感情,放在內心最深處,如果你對我的感情足夠深,應該加倍努力的學習。我們相互鼓勵,一起考進同一所大學。那時候我們才能在一起。”男生失望的低下頭,轉而又堅定抬起頭說:“我會努力的,我不會放棄,不會讓你失望的。”小婷看著他堅定的眼神心中一陣感動,小臉通紅的說:“嗯嗯,你有什么不會的直接找我就好了,就這樣了。”小婷一甩頭跑了,跑了兩步回頭一看,他還在那里笑呵呵的看著她,小婷說:“哎,你叫啥?”男生說:“李陽,陽光的陽。”   小婷主動找到班主任一字不拉說了所有的情況,并保證這是她最后一次考第二名。班主任什么都沒說滿意的笑了。接下來的日子小婷更加努力的學習,同時也會幫助李陽補習他的功課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終于又迎來了一次考試,不出所料,小婷又是第一。李陽也有了很大的進步,但是離小婷理想中的大學還差的遠。   轉眼間到了高三,進入了高中最艱苦最緊張的學習階段,小婷和同學們都不敢浪費一分一秒,常常吃飯的時候都不忘記看一眼做的筆記,似乎能和飯一起吃進肚子里。李陽也很努力,成績也很快進入了班級中上游,而且每次遇到問題都會來找小婷,小婷不管多忙都會先放下手中的作業,幫李陽解答他的疑問。看見這個帥氣的男孩為了自己一句話那么努力,小婷開心的像心里開了朵花。當然李陽找小婷也不光是問問題,有時候給小婷幾本課外書或者一些學習用品。   就這樣很快到了高考的時候了,這三天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,很多人能在這三天改變自己的命運,不負自己多年的苦讀,也有很多人會留下一生的遺憾。李陽說自己的舅舅是招生辦主任,讓小婷不用擔心他。所以小婷毫無顧慮的進入考場。她仿佛看到一個宏偉的大學向自己招手,當她拿起筆的時候答案已經在腦海中呈現了,她對答如流。就仿佛是將一只腳邁進大學的門口,那一刻她回眸一笑,父母、初中校長、班主任和高中校長都微笑著向她和李陽招手。   緊張的三天高考結束了,小婷的父母也很高興,孩子終于可以有機會上大學了,但是小婷的父母也有點擔心,小婷上大學的學費還不知道需要多少呢?這次不會再有免費的機會了吧?   李陽經常偷偷來找小婷玩,幫小婷輔導上小學的妹妹和弟弟。等待成績的這段時間因為有了李陽的陪伴她并不感覺很漫長,很焦急。李陽告訴她自己考的很好,不用擔心,再憑關系應該沒有問題的。這段時間小婷做夢都能笑醒。李陽握著小婷的手和她約定,一定要一起去看成績,小婷點點頭害羞的跑掉了。   出成績這天,小婷和李陽如約一起來到高中,等待成績出來。李陽很緊張,小婷不停的安慰他。很快成績出來了小婷的成績遠遠超出了那所大學的錄取分數線,李陽卻沮喪的看著自己的成績單不說話。李陽看到小婷,把成績單遞給她,說:“這個分數可能有點少,我舅舅也幫不了我啦。”小婷看著他手里的成績單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,緊張的說:“那怎么辦?”李陽說:“我再想想辦法吧,看有沒有人成績夠,但是不能去的,給他點錢買下他的成績單,讓我舅舅把他成績單成績改成我的。然后我就可以去了。”小婷雖然覺得這種操作不可思議,但是,這也是一個辦法,他們家關系多讓他先試試吧。可是沒過幾天,李陽氣喘噓噓的跑來找小婷,對小婷說:“對不起,小婷。”小婷懵了。李陽接著說:“我要復讀一年,明年我一定能考上大學。”小婷聽著鼻子一酸眼淚不爭氣的流了出來,李陽心疼的用自己的大手捧住小婷的小臉,用拇指擦掉小婷臉上的眼淚說:“傻丫頭,等我一下好不好?我很快的!”小婷委屈的點點頭。   小婷回到家,輾轉反側,一整夜沒有睡著。甚至都沒有時間慶幸父母很是支持自己上大學的想法。本來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,但是想到不能和心中的他一起邁進大學,心里難過極了。小婷想,以他的成績復讀一年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考上大學。此時小婷,心中一個大膽的想法漸漸清晰起來。   第二天,小婷懷著忐忑的心情去李陽家找到李陽,告訴李陽讓他憑借他舅舅的關系將小婷的成績改成他的,然后他提交志愿到這個學校,小婷復讀一年,李陽說:“這怎么可以呢,你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,怎么能把你的好成績讓給我呢。”小婷說:“放心好了,我明年肯定還能考的上。”聽到了爭論聲, 李陽媽走了出來,說:“小婷啊,你真是個好孩子,放心吧,我們李陽不會虧待你的,我知道你家的情況,我會拿出些錢做為對你的補償的。李陽這時候不再說什么了。傍晚李陽領著他的母親到了小婷的家里,李陽媽向小婷的父母說明來意。小婷的父母是拒絕的,因為女兒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成績。李陽的母親告訴小婷的父母,她們負責小婷復讀一年的所有費用,并且將1000元現金塞到了小婷母親的手里,那個時代的5000元可是小婷家里辛辛苦苦兩年的收入,小婷也很驚訝,小婷知道李陽家很富裕。沒想到一出手就是這么多錢。小婷的父母動心了,想著明年女兒上大學的費用有了,還能減輕家里的負擔,便不再說話。李陽媽看小婷不說話了,小婷的父母也不再一口否定。便趁熱打鐵,從包里掏出1000元說,這是對小婷的補償。葉媽回頭看著葉爸,葉爸扭頭看著小婷說:“你是大孩子了,你做決定吧。”小婷低著頭,用力的點了點頭。李陽媽開心的和葉媽寒暄了幾句就帶李陽離開了。葉媽收起錢,葉爸起身倚在門旁點了一支煙深深的吸了一口,看著被一圈一圈的煙霧升騰著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   小婷和李陽一起度過了這個開心而又短暫的假期。很快到了開學的日子,小婷去李陽家送李陽上學。李陽走的那一刻,小婷眼淚不爭氣的流了出來。李陽堅定的告訴小婷:你是我唯一喜歡的女孩,我會在大學等你,如果你不來我就回家去找你。車要開了,小婷依依不舍的揮揮手,告訴李陽:她很快就會去和他會和的。兩情若是長久時,豈在乎朝朝暮暮。小婷一直看著李陽的車消失在塵埃中才慢慢的向家里走去。 +10我喜歡

原創 若塵  若塵說電影    和尚不吃肉,這事兒其實只有中國內地才有,或者更局限一點,只有中國北方的一些和尚不吃肉。   西藏的喇嘛是可以吃肉的,,南傳佛教也是可以吃肉,只有三不凈肉不能吃。(三不凈肉:眼見被殺時的情景的肉、耳聽見它被殺時哀叫的聲音的肉、有疑為我而殺的肉),其它的肉是可以吃的。   還有中國的和尚不沾女色,外國的和尚沒有這個戒律。比如在印度,有專門為寺院里的和尚提供性服務的女人,稱為神女。她們舍身佛門,也可以得升極樂。   如果你去看過敦煌壁畫,看過印度和越南的石雕,你會發現,在佛教的文化里,有一個重要內容,就是性的藝術。   還有日本,日本的和尚可以娶妻,可以生孩子。而且和尚已經職業化了,還采用了接班制度,兒子接老子的班,和尚成了一個家族傳承的行業。   中國內地的和尚不吃肉,應該只是一種傳統文化,就如同烙頂一樣,只是梁武帝對和尚的一種懲罰,還可以分辨和尚與平民,后來卻成了和尚的標志。   中國古代生產力不發達,老百姓都比較窮,更不要說和尚了,為了降低生活支出,和尚們就相約不要吃肉,后來這個規定便流傳下來。   佛教的入門戒律是五戒:不殺生,不偷盜,不淫邪,不妄語,不飲酒。佛教最低戒律沒有說不可以吃肉,按照中國人的邏輯,法律規定不準干的事不能干,法律沒有規定的事都能干這一原則,中國和尚也是也可以吃肉的。   中國和尚不吃肉,其實是民意,老百姓覺得和尚不應該吃肉,這又是一個民意脅迫戒律的事例。 +10我喜歡

上班坐地鐵,剛踏上電梯,忽然看見旁邊樓梯上有一位手拄拐杖的殘疾人,正蹣跚著拾級而上,而這時電梯并不擁擠。站在電梯上經過他身邊,我忍不住回望,那是一張青年人的面龐,頓時我腦海中浮現出兩個字:頑強!   上了電梯繼續前行,旁邊的墻壁上掛著一幅廣告:幾個年輕人埋頭于堆成山的文件中,旁邊一個年輕人手握酒杯,仰在椅子上,似在度假,廣告語是“與其做夢,不如現在行動”。這讓人聯想到,這個年輕人若肯努力拼搏,那夢到的就是未來成功的自己,否則就只是做夢。   一個殘疾人,一幅廣告,看似是沒有關聯的兩個事物,在此情景下卻讓我悟出一個道理:你若頑強到底,一切皆有可能!   面對艱難困苦,如果你選擇頑強,那便是選擇了“可能”,而“可能”就意味著“改變”。有人說,人生在世,不如意十之八九,要學會忍受。其實,人生本來并沒有那么多的不如意要你來忍受。如果你頑強地強身健體,可能就不必忍受病痛的折磨;如果你頑強地學習,可能就不必忍受名落孫山的失落;如果你頑強地拼搏,可能就不必忍受碌碌無為的無奈……   然而,假如你選擇妥協放棄,那一切皆是空話。近日,一名19歲的少年因受挫折,便微博直播結束自己的生命,令人驚嘆不已:一朵本該頑強綻放的生命之花怎能被生活如此輕易擊敗?   還記得普希金著名的詩嗎: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,不要悲傷,不要心急!陰郁的日子需要鎮靜;相信吧,那愉快的日子即將來臨。”兩百年前的詩句,今日讀來依然令人心情平靜而又昂揚向上。因為面對不幸,人們總會有兩種選擇:妥協或頑強,而人們向往的總是后者,能給予人們力量以改變命運的也是后者。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青年人對于自己的不幸,總能找到抱怨的理由:沒有優越的家庭,沒有美麗的面容,沒有過硬的關系。其實,你也總該找到不抱怨的理由:你有溫暖的家,善良的笑容,健康的體魄,青春的活力……這些不都足以讓你以一種頑強的態度去奮斗嗎?   “人們經常埋怨什么也做不來,但如果我們只記掛著想擁有或欠缺的東西,而不去珍惜所擁有的,那根本改變不了問題!真正改變命運的,并不是我們的機遇,而是我們的態度。”這是著名的殘疾人勵志演講家尼克·胡哲在其自傳《人生不設限》中的話。每一個第一眼看到尼克的人都會為他的身體之殘缺而震撼,亦為其精神之頑強而震撼。就是這樣一個沒有雙臂和雙腿的男人,頑強地面對上天對他的不公,創造出了生命的奇跡。   尼克的故事告訴我們:當你用一種頑強的態度來面對人生,那你的人生就不設限!   青年人,還有什么理由不頑強到底呢? +10我喜歡


黃怡文的開箱推薦文天地蘇浩希的熱門嚴選賴羿竹的好康推薦87749林宛軒的每日新聞
侯旺能的每日頭條68771 陳成如的優質必買清單78362 應該成為怎樣的女孩子呢? (2)陳致揚的評價心得49460 李雅怡的推薦評比好物26934 奇特的“傷害案” (2) (3)韓隆谷的推薦清單92299 吳靜行的優質推薦評比 人生這條路,你走對了沒有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88t2xp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